1
灾难教育基地
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青少年防灾意识与技能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筹各方资源,推动中小学灾难教育普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及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如《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均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科学的公共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并将其列入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教育部积极推动将灾难教育内容要求纳入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科学等课程之中。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立“增强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课程目标,有关课程标准分学段系统安排“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与方法”学习内容。应急管理部印发《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积极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要点围绕安全宣传进学校,以提升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和教职工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经费措施方面,学校、幼儿园可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灾难教育等,所需经费可通过学校、幼儿园的单位预算,或地方政府安排的专项资金等渠道列支。按照《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正常的灾难教育相关活动所需经费和教师培训费可从公用经费中列支。
支持基地营地建设,“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充分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先后支持了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包括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三秒应急安全体验中心、中国消防博物馆等安全教育场所,通过实践体验,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应急管理部不断拓展防灾减灾参与互动体验渠道,推动安全体验场所建设,鼓励各类安全应急体验场馆和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积极推进线上体验场馆展览展示,不断提高公民的应急意识和安全素养。
2
中小学生博物馆教育
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博物馆教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博物馆对中小学生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是指导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指导各地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各类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丰富学生知识、拓展视野。
不断推动将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明确不******型课程的目标、体验内容、学习方式及评价办法。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美术、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
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等,通过“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博物馆里过暑假”等子活动,指导各地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资源,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不同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
三是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指导各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本区域的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拓展博物馆线上中小学展览教育服务,促进与中小学教育进行网络资源对接,研发并提供博物馆网络课程,扩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四是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持续推进馆校合作共建,定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建立学生活动体验、学习效果评估、服务满意度评价等跟踪反馈机制,共同构建常态化的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机制。
加强师资培养培训,通过教师研习、双师课堂、短期培训、联合教研等多种方式,加强博物馆教育人员与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将博物馆教育的相关培训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加大培训力度。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博物馆教育。一是共同探索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模式,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
二是完善中小学利用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推动建设博物馆教育服务标准、共建共享教育项目库等。
三是持续鼓励各地博物馆结合科技创新探索博物馆中小学教育的线上模式,提升中小学博物馆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一是支持场所建设。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明确要求各地要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综合实践基地等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二是丰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内容。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教基一〔2015〕5号)《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等一系列文件,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提出要求,鼓励各地各校普遍开展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教育。
一方面将生态文明教育有关内容纳入校内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程之中;
另一方面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要求学生采取“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方式进行考察探究,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还推荐了“我做环保宣传员”“带着问题去春游(秋游)”“身边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带着课题去旅行”“家乡生态环境考察及生态旅游设计”“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与实施”等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主题,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保护生态环境。
三是加强研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2019年增补设置“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主要面向旅行社、相关旅行景区(点)、文博场馆、公共文化场馆、研学实践基(营)地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研学旅行运营、设计、咨询、营销、方案实施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是完善评价机制。教育部指导各地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实践的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实践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动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推动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在内的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研究制订中小学研学实践指南,进一步明确研学旅行的实施步骤等,推动各地常态化开展研学旅行。
4
科技素养教育基地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科学实验、科普活动作为重要内容,推荐了科技教育方面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探索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如为3—9年级学生设计了人工智能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感悟、实践体验等,认识人工智能技术,激发创新精神和主动参与创新实践。
目前,教育部正在开展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拟增加科学课程的课时比例,并组织研制了《技术与工程教育进课程教材指南》,为义务教育阶段各相关学科安排技术与工程教育提供整体设计。
教育部高度重视科技素养教育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充分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先后支持了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包括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博物馆、“月宫一号”综合实验装置)、国家海洋博物馆等科技类校外场馆,通过体验展品,动手实践科技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支持高校依托实验室申报科普基地,并在教育部要点实验室等平台中增加“科学传播”等评估指标,鼓励实验室开展科普教育,制作多种形式的科普资源,并充分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面向中小学开放实验室,开展科普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教育部在面向中小学开展的“圆梦蒲公英”主题活动中设置科技教育专题,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联合中国科协等部门推动建立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科技教育体系。
“十三五”期间,与相关部门共同指导支持各地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教育目标明确、形式多样、易于实施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并将活动送进校园、送到课堂。鼓励中小学校到科技馆、青少年宫、科技博物馆开展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要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开放的教育资源开展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求真科学营等活动,使广大青少年感受科技魅力、科学家精神,进而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育部将继续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坚持校内外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科学教育工作力度,提升校外活动场所的服务能力和活动质量,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2035年)》编制工作,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